close

管理三害:來自狼群的啟示

平心而論,管理者肩負重任,當然常常是如履薄冰。在如此心境之下,舒心之事莫過於將壓力平攤到每一個組織成員的身上;而管理中的矛盾,也最好轉移給組織成員,用他們之間的爭鬥來加以替代。有這種管理法寶嗎?有!這就是當今的管理三寶:目標管理、績效管理和內部競爭。不過對推卸責任的領導者而言它是三寶,對組織,對有事業心、責任心的領導者而言卻是三害

一害是目標管理替代整體管理,認為每一個組織成員目標達成的加和就是組織總目標的達成,這種違反系統論原理的謬論在目標系統的包裝下公然以系統管理的名目來推行,致使組織系統被破壞殆盡!

二害是績效管理替代企業管理的合理化過程,把系統的結果,硬要由系統的一個元素來負全部責任。因此破壞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熱情,慫恿了弄虛作假、投機取巧以圖個人利益的不良圖謀。

三害是內部競爭替代合作機制,破壞組織依靠內部整合形成的整體功能以求生存的規律,從內部瓦解組織。績效強迫數位化,並依據不科學的排序強制淘汰組織成員(所謂末位元淘汰、競爭上崗等),給管理者玩弄權術,製造恐怖,愚弄職工大開方便之門。

三害害的是組織,暫時舒坦的是不負責任的管理者,於是竟然成了掌中三寶,火爆流行於企業。

順應規律管理還是強制推行管理?

時下流行的目標管理理論認為,目標管理是系統管理。其理論依據在於:提高組織的業績,組織中的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人都是自我的,自我意識下的人對自我目標的關注勝過對組織目標的關心。因此,管理者的責任就是如何將組織的目標變成組織中每個人的目標,從而讓每個人在實現自我目標的同時,也完成了組織的整體目標。

其實,組織本身才是一個真正實際的系統,其中每一個成員的職業活動都與組織整個系統的活動狀態密切相關,但部分之和不等於整體;再則,環境以及組織的系統功能能夠導致某種成果或績效,是原因導致結果;相反地,指定結果並無法導致原因。可是所謂的目標管理卻偏偏要違反它,將組織預設的目標層層分解直到個人,違反科學地認為,個人目標的達成,可以導致組織目標的達成。

因而,依照這種違反系統論原理和事物發展邏輯的科學理論來進行管理,不是揠苗助長還能是什麼?

形象地說,我們把一個組織比作一個狼群。狼群要生存,這是它的組織目標。硬把狼群的組織目標數位化,把這個目標量化為每日捕羊二十一隻,層層分解,狼群分為兩組,每組的目標科學地確定為每日十隻半,每組經過反復磋商,每只狼的目標確定為每日捕羊兩隻,為規範管理,捕羊數一律以上繳羊尾巴的數字為測量的依據。科學的目標系統被制定出來了。然後嚴加考核,並以每只狼的績效:每天上繳了幾隻羊尾巴,是否達成目標,來落實獎懲,並與分配給每只狼的報酬(每天吃多少羊肉)掛鈎。進一步,還要按績效強制排序,實行末位淘汰制:排名最後的那只狼將被無情地逐出狼群,以提高狼群的整體戰鬥力。

結果呢?狼群並沒有生存得更好,反而會因此而變得難以生存。狼群之所以有強大的生存能力,全在於每個成員對組織的忠誠,合作的精神和嚴密的協同行為,從而能夠群體捕獵,維持生計。現在由於引進了科學的目標管理,頓時每只狼都陷入了被淘汰的恐慌和出人頭地的狂熱之中,為自身的生存計,每只狼的最佳策略是確保比別的狼績效好,要麼自己盡力多搶一些羊尾巴,要麼全力阻礙別的狼捕到羊,甚至可以不惜一切手段,直至弄虛作假製造假羊尾巴、虛造數位都在所不惜。狼組長為自己遷升狼王的利益計,對此視而不見,甚至包庇慫恿——總之,傳統的狼群成員之間的合作將被以鄰為壑所取代,狼群賴以生存的獵物不是更豐富了,反而因狼之間的內鬥和互相阻礙而變少了,再加之內部競爭激發的不顧實際生存需要的濫殺熱情,羊群資源迅速衰竭。傳統的對狼群的忠誠將被欺騙假造績效等叛逆行為所替代,狼群勢必分崩離析——成為孤獨的狼,而不再是可怕的狼群。總之,狼群賴以生存的優勢由此而蕩然無存,狼群賴以生存的外部環境也破壞殆盡,狼群不因此而毀滅反成了咄咄怪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arol19801120 的頭像
    carol19801120

    凱羅寶貝的喵喵窩

    carol198011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